“摇一摇”广告乱象频发,公共服务不应沦为商业诱饵

两个广告关闭按键易混淆。图片来源:上观新闻

近日,上海市民杨女士的投诉引起了广泛共鸣。据上观新闻报道,杨女士所在的小区新换门禁系统后,她就下了开门的App,而这些App无一例外都内置了极易触发的“摇一摇”广告功能。稍有不慎,手机便会自动跳转到购物平台。记者亲身体验发现,为了打开单元门,竟然需要连续打开三个App才能完成操作,真是让人烦不胜烦。

所谓“摇一摇”,指的是在用户打开App后,进入开屏广告界面,即便不点屏幕晃动手机也会自动进入购物网站页面。今年1月份,中国消费者协会等机构发布《2023年四季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报告》,点名了多个消费者反映比较强烈的消费侵权问题,其中,“摇一摇”跳转广告泛滥就赫然在列。

由此可见,杨女士的遭遇并非个案。在智能化日益普及的今天,原本应当以提升生活质量为出发点的技术创新,却在不少场景中蜕变为商家谋利的工具。智能门禁系统作为社区安全的第一道防线,其首要功能应当是保障居民的安全与便利。然而,当门禁系统被广告商“绑架”,成为诱导购物的工具时,其本质功能便被严重扭曲,完全背离了科技应用的初衷。

坦白而言,“摇一摇”广告作为一种新型营销手段,在初期确实因其互动性好受到了部分用户的青睐。然而,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告商对利益的过度追逐,在实际操作中,这种广告常常演变为一种强买强卖的手段,甚至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。在门禁系统这样的公共服务场景中,过度植入的“摇一摇”广告,不仅干扰了正常的开门服务,还极大地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。

更为严重的是,这种广告乱象还可能导致一系列安全问题。一方面,用户在急于开门的情况下,很容易因为广告误触而分心,进而忽略周围的安全环境,增加意外发生的风险;另一方面,广告跳转往往伴随着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,用户在不知不觉中可能被收集到个人使用习惯、地理位置等敏感信息,进而遭受隐私泄露甚至网络诈骗的威胁。

实际上,民众反感的不是广告,面是它错误的打开方式。因此,有必要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,对涉及“摇一摇”广告乱象进行全面排查和整治。首先,应制定严格的广告投放规范,明确广告触发的灵敏度标准,防止因误触而导致的广告跳转;其次,对于违规投放广告的行为,应依法进行处罚,并公开曝光,以儆效尤;此外还应加强用户权益保护,对于因广告误触而遭受损失的用户,提供有效的维权渠道和赔偿机制。

无论如何,开门服务不应沦为商业诱饵。作为连接社区与用户的重要桥梁,智慧门禁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社区形象。希望门禁系统的服务提供商,能够正视用户的反馈和需求,优化操作界面和功能设置,减少不必要的广告干扰,让开门服务真正回归其本真。 

相关产品

评论